共青团中央关于学习、宣传十大精神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3 11:31:53   浏览:830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共青团中央关于学习、宣传十大精神的通知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中央关于学习、宣传十大精神的通知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一日)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总政组织部,武警总部政治部,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直机关团委,国家机关团委:

  党的十三大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会。会议通过的赵紫阳同志代表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是指导我国全面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共青团中央要求各级团组织认真安排、精心组织好报告的学习、宣传和贯彻,逐步深入地在青年中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教育,团结全国青年脚踏实地,艰苦创业,为实现十三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一、认真学习文件,掌握基本精神。十三大报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民创造性实践的总结,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报告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伟大旗帜,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科学立论,以加快和深化改革为鲜明主线,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全民奋起、艰苦创业为时代精神,较全面系统地论述和回答了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对团的工作也指出了方向,提出了任务。各级团组织要积极引导团员青年认真学好报告,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报告的基本精神。要通过学习,使广大团员青年切实懂得十三大报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及其实践的总结、丰富、发展和升华;懂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报告全部立论

的基础,是解决当前中国问题的根本立足点;明确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明确加快和深化改革是报告的主题和基调,是感奋、吸引、凝聚包括青年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历史潮流;理解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方针;认清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从而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积极投身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拓进取、建功立业。

  二、注意方式方法,讲求学习实效。为了保证学习深入有效,要针对团的干部、团员和青年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采用灵活方式,认真加以组织。对团的领导机关和团干部可采用中心学习组、短期培训班等形式,分期分批集中学习。对大中学生、机关青年,可多用专题讲座,讲话,恳谈等形式深入学习。对青年工人要多采用对话座谈、知识竞赛、演讲报告等形式引导学习。对农村和个体青年要多通过专题宣讲、通俗辅导等途径组织学习。学习要实事求是,联系实际,以加深对文件的领会和理解。团的各级干部要结合团十二大的筹备工作,用党的十三大精神总结前几年团的工作经验,研究当前青年工作和共青团的自身改革,使党的十三大精神在即将召开的团十二大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贯彻,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各地团组织要在学习十三大文件过程中,逐步深入地对团员青年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要准备用两年或更长的时间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项工作,使之成为一次在全国青年中广泛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再教育活动。

  三、发挥阵地作用,搞好宣传工作。各地团的新闻和出版单位都要尽快制定近期和较长

时期里的报道、评论和出书计划,编发一些适合团员青年阅读的学习材料,完整准确、持续不断地宣传十三大精神。要善于抓住一些青年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根据十三大以及团十二大精神,给予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的分析和回答。各级团校要把学习十三大文件作为教学和团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辅导、培训工作。各级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也要以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十三大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各地团的宣传部门要注意及时总结、推广学习贯彻十三大精神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加强协调和指导,促进学习不断深入。

  学习、宣传、贯彻十三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里全团的中心任务。各级团组织要通过努力的工作,把十三大精神变为全国青年的普遍意识和自觉行动,以优异成绩迎接团十二大的胜利召开。

  请各地及时将学习安排和具体情况报团中央宣传部。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

环办[2002]76号


关于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

为进一步提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质量,现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

二○○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附件: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

为指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特制定划大纲。

总体规划内容要点如下:

前言

前言是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简明阐述,包括该自然保护区基本特征、历史沿革、法律地位及编制和实施该总体规划的目的、意义等要素。

1.基本概况

基本概况是依据该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资料和现有信息进行的基本描述和分析评价,资料信息不够的应予补充完善。评价应重科学依据,使结论客观、公正。

1.1 区域自然生态/生物地理特征及人文社会环境状况

1.2 自然保护区的位置、边界、面积、土地权属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

1.3 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主要保护对象的定位及评价

1.4 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社会发展功能的定位及评价

1.5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适应性管理措施及评价

对自然保护区划分功能区以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既是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的体现,也是为了更好实现保护目标。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可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应是最具保护价值或在生态进化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保护地区,所占面积不得低于该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1/3,实验区所占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1/3。三区的划分不应人为割断自然生态的连续性,可尽量利用山脊、河流、道路等地形地物作为区划界线。

1.6 自然保护区管理进展及评价

2.自然保护区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是建立该自然保护区根本目的的简明描述,是保护区永远的价值观表达与不变的追求。

3. 影响保护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

3.1 内部的自然因素:如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等。

3.2 内部的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发、城市化倾向等。

3.3 外部的自然因素:如区域生态系统劣变、孤岛效应等。

3.4 外部的人为因素:如公路穿越、截留水源、偷猎等。

3.5 政策、社会因素:如未受到足够重视、处境被动等。

3.6 社区/经济因素:如社区对资源依赖性大或存在污染等。

3.7 可获得资源因素:如管理运行经费少、人员缺乏培训等。

4.规划期目标

规划期目标是该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目标的具体描述,是保护目标的阶段性目标。

4.1 规划期:一般可确定为10年,并应有明确的起止年限。

4.2 确定规划目标的原则

确定规划目标要紧紧围绕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管理需要,坚持从严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坚持基础设施建设简约、实用并与当地景观相协调,坚持社区参与管理和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4.3 规划目标内容

4.3.1 自然生态/主要保护对象状态目标

4.3.2 人类活动干扰控制目标

4.3.3 工作条件/管护设施完善目标

4.3.4 科研/社区工作目标

5.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5.1 管护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5.2 工作条件/巡护工作规划

5.3 人力资源/内部管理规划

5.4 社区工作/宣教工作规划

5.5 科研/监测工作规划

5.6 生态修复规划(非必需时不得规划)

5.7 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如生态旅游等)

5.8 保护区周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建议

6. 重点项目建设规划

重点项目为实施主要规划内容和实现规划期目标提供支持,并将作为编报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重点项目建设规划中基础设施如房产、道路等,应以在原有基础上完善为主,尽量简约、节能、多功能;条件装备应实用高效;软件建设应给予足够重视。

重点项目可分别列出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工作/工程量、投资估算及来源、执行年度等,并列表汇总。

7. 实施总体规划的保障措施

7.1 政策/法规需求

7.2 资金(项目经费/运行经费)需求

7.3 管理机构/人员编制

7.4 部门协调/社区共管

7.5 重点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8. 效益评价

效益评价是对规划期内主要规划事项实施完成后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评估和分析,如所形成的管护能力,保护区的变化及对社区发展的影响等。

附录

包括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功能区划分图、建筑/构筑物分布图。

本附录只适用于已经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申报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附录事项按现行要求不变。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赣州市城区驻军随军家属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政府


赣市府发〔2008〕33号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赣州市城区驻军随军家属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

《赣州市城区驻军随军家属安置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2008年10月31日第五次市长办公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赣州市城区驻军随军家属安置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做好赣州城区驻军随军家属安置工作,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江西省拥军优属若干规定》和《赣州市驻军随军家属安置暂行办法》(赣市府发[2005]38号)文件等有关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赣州城区部队是指驻赣州市中心城区(含章贡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赣州军分区、96162部队、96623部队、赣州武警支队、赣州消防支队、预备役二团、警卫处机关及其直属部队。

第三条 凡驻赣州城区部队经师级以上政治机关按规定批准的随军家属,符合就业安置条件的,按本办法进行安置。

第四条 赣州城区内的各级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应当做好接收安置随军家属的工作。

第五条 随军家属安置采取指令性岗位安置与货币化安置相结合的办法。

第六条 驻赣州城区部队现役军官符合下列条件的随军家属为岗位安置对象:

(一)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随军家属;

(二)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的随军家属;

(三)具有教育、卫生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随军家属。

第七条 驻赣州城区部队符合下列条件的随军家属为货币安置对象:

(一)在企业单位工作的随军家属;

(二)原有工作已下岗或办理离职、辞职手续的随军家属;

(三)在集体性质单位工作的随军家属;

(四)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从未参加正式工作的随军家属。

第八条 对岗位安置对象,属干部身份的由市人事部门负责,属工人身份的由劳动部门负责,一次性按照与原单位性质、职务基本对等、对口的原则随调安置(原属中央、省属单位职工的由驻市中央、省属单位对口安置)。

第九条 对货币安置对象,由市双拥办发给相应的待业补助金,所需经费由市财政列入预算解决,待业补助金标准根据略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确定。干部转业和调离本市,其家属不再享受本办法规定的待遇。随军家属在待业期间领取待业补助金,重新得到安置后不再发给待业补助金。

第十条 随军家属接收安置由市政府下达安置计划,由市直单位和章贡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安置到位。

第十一条 驻赣州城区部队在每年六月底前,将上年度需要在当地安置的随军家属名单填表造册报市双拥办,由市双拥办汇总后,将岗位安置对象分报市人事、劳动部门,人事、劳动部门应与市编委办共同审核把关,提出岗位安置意见,市政府向有关单位下达指令性安置任务;对货币安置对象所需待业补助经费由市双拥办汇总后报市财政部门列入预算安排,财政部门将货币安置的随军家属待业补助金及时核拨市双拥办,由市双拥办拨入部队,由部队按月发给随军家属。

第十二条 有接收安置任务的单位接到政府下达的指令性安置任务后,应尽快确定被安置对象的具体岗位,并在规定时间内到人事、劳动、编制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三条 随军家属接到人事、劳动部门的安置通知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机关办理有关手续。无特殊情况逾期办理或不服从安置的,人事、劳动部门不再为其安排工作。

第十四条 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或领取待业补助金后,参加社会保险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对领取待业补助金的随军家属的档案实行挂靠。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档案,交人事部门人才交流中心挂靠管理;属工人身份的档案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挂靠管理。接受挂靠管理的单位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减半收取管理费。

第十六条 对接受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拒绝接收随军家属或不按规定完成接收安置任务的,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直至追究单位领导责任。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各县(市、区)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县(市、区)的随军家属安置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