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稽查工作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批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3:29:47   浏览:856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稽查工作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批复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稽查工作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发[1997]147号

1997-03-13国家税务总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你局《关于对税务稽查工作中几个具体问题的请示》(新国税稽字[1997]003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国税发[1995]226号)第五条规定中提到的“各自的税收管辖范围”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依据不同的业务分工,行使各自的税收管辖权;二是指各省(区)、市、县三级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按照地域管辖和层级管辖的原则,行使各自的税收管辖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七十四条中提到的见证人,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签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的规定执行,不应包括你局请示中提及的“与案件无关的其他税务干部”。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公安部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1998年12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已经1998年9月30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消防监督工作,规范消防监督检查行为,保障消防法律、法规的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中的消防监督检查,是指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责令改正,并依法实施处罚。
第三条 本规定由各级公安消防机构组织实施。上级公安消防机构对下级公安消防机构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职责;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以及市辖区)、地(州、盟)、县(旗)公安消防机构具体实施消防监督检查。
公安派出所应当对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和上级公安机关授权管理的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检查。
第四条 公安消防机构从事消防监督检查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岗位资格,持证上岗。

第二章 检查的形式和重点
第五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适时进行下列形式的消防监督检查:
(一)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定期监督检查和对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抽样性监督检查;
(二)对公众聚集场所使用或者开业前和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监督检查;
(三)对举报、投诉的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的监督检查;
(四)针对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火灾多发季节的消防监督检查;
(五)其他根据需要进行的专项监督检查。
第六条 县级以上公安消防机构应当依照《消防法》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人身重大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下列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
(二)车站、机场、码头,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邮电、通信枢纽等重要场所;
(三)政府首脑机关;
(四)重要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医院;
(五)高层办公楼、商住楼、综合楼等公共建筑;
(六)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博物馆以及重要的文物古建筑;
(七)地下铁道以及其他地下公共建筑;
(八)粮、棉、木材、百货等物资集中的大型仓库、堆场;
(九)发电厂(站)、地区供电系统变电站;
(十)城市燃气、燃油供应厂(站),大中型油库、危险品库、石油化工企业等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和销售单位;
(十一)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以及其他大型工程的施工现场;
(十二)其他重要场所和工业企业。
对于已经确定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根据使用性质的变更情况,重新确定是否列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不再列入的,应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第七条 公安消防机构对于本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每季度不应少于一次;对每个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实施监督检查的工作量,各地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量化标准。
第八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将存在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可能造成火灾危害的,确定为火灾隐患;将存在严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确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第三章 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第九条 消防监督检查的内容是:
(一)被检查单位的建筑物或者场所在施工、使用或者开业前,是否依法办理了有关审核、验收或者检查手续。
(二)已经通过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合格的下列项目使用、改变情况:
(1)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中涉及消防安全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等;
(2)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
(3)建筑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
(4)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5)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
(6)防烟、排烟设施和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设备;
(7)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材料;
(8)其他经消防设计审核、验收的内容。
(三)消防安全管理的下列内容:
(1)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2)防火安全责任制及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落实情况;
(3)职工及重点工种人员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
(4)防火检查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以及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
(5)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在岗情况和设备运行记录情况;
(6)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确定和管理情况;
(7)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
(8)防火档案的建立健全情况;
(9)每日防火巡查的实施情况和巡查记录情况;
(10)消防设施定期检查测试维修保养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消防器材配置及有效使用情况;
(1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预案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定期组织演练情况。
第十条 公安消防机构在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可以根据需要,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以下资料、文件:
(一)有关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的文件、资料;
(二)各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三)防火检查、培训教育记录;
(四)新增消防产品、防火材料的合格证明材料;
(五)消防设施定期检查记录和每12个月对建筑自动消防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测试维修保养的报告;
(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电气设备检测(包括防静电、防雷)等记录资料;
(七)燃油、燃气设备安全装置和容器检测的记录资料;
(八)其他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文件、资料。
第十一条 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询问单位防火工作和员工消防知识掌握等情况;
(二)查阅有关消防安全的文件、资料;
(三)查看消防设施、设备的外观、运行情况;
(四)抽查测试消防设施功能;
(五)检查灭火、疏散预案等的操作情况。

第四章 检查的程序
第十二条 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应当着制式警服,并出示《公安消防监督检查证》。
《公安消防监督检查证》由公安部统一制作。
第十三条 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填写《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表》中的相关内容,并将记录表存档备查。
第十四条 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受理下列场所使用、开业或者举办活动的申请;在收到《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后3日内应当前往检查;检查后2日内应当发出《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一)歌舞厅、影剧院等公共娱乐场所;
(二)宾馆、饭店;
(三)商场、集贸市场;
(四)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活动;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由公安消防机构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的场所。
上述场所属于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内部装修和用途变更工程项目,其使用或者开业检查内容与消防验收内容一致时,前款规定的消防安全检查可与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同时办理。
第十五条 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有下列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之一的,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应当责令其当场改正,填发《责令当场改正通知书》:
(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二)违法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违反禁令,吸烟、使用明火的;
(三)公共场所在营业时将安全出口锁住,疏散通道不畅通的;
(四)消火栓、灭火器材被挪作它用的;
(五)常闭式防火门经常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六)违章关闭消防设施的;
(七)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消防安全巡逻人员脱岗的;
(八)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隐患的;
(九)违法生产、使用、储存、销售、运输或者大量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
(十)其他应当当场改正的行为。
第十六条 对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内部装修和用途变更的工程项目,未经消防设计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擅自开工的;未经消防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一经发现,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依法予以处罚。
对现行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实施以前的建筑物,发现其缺少消防设计或者消防设计不符合现行标准的,应当通知建筑物的产权或者管理单位限期改正。
第十七条 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有下列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一)本规定第十四条所列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或者开业的;
(二)违反规定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
(三)违章搭建临时建筑,影响安全布局,占用防火间距,阻塞消防车通道的;
(四)违章改变防火分区,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等防火分隔设施缺少、损坏或者故障的;
(五)建筑内安全出口、楼梯、疏散通道被封堵、占用的;
(六)疏散指示标志缺少、损坏或者标识错误,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
(七)消防水源、消火栓、灭火器材不足或者损坏的;
(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或者防烟排烟设施等自动消防系统发生故障、缺损,不能正常运行的;
(九)室外消防设施被埋压、圈占、损坏,影响使用的;
(十)消防安全责任人不明确,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防火检查不落实的;
(十一)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或者线路、管路的敷设不符合安全技术规定,危及消防安全的;
(十二)电工、焊接工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未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的;
(十三)单位职工缺乏消防安全基本知识,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不落实的;
(十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不履行法律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的;
(十五)其他应当责令限期改正的行为。
第十八条 对于责令限期改正的行为,应当填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在检查后4日内发出;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填发《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在检查后3日内送达被检查单位;限期改正时间届满时,应当进行复查,填发《复查意见书》。
公安消防机构在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除按本规定责令改正外,还应当依法予以相应的处罚。
第十九条 公安消防机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或者依法实施处罚时,根据需要可以传唤有关人员。传唤时,应当使用《传唤证》;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可以强制传唤。
第二十条 公安消防机构实施警告、罚款、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以及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等处罚时,应当依据《消防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填发《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当场处罚决定书》,加盖公安消防机构印章。
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应当在调查程序结束后,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决定,由公安消防机构执行。
第二十一条 违反规定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且当场不能改正,需要责令停止举办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填发《责令停止举办通知书》,于2日内送达举办活动的单位,情况紧急的应当立即送达。
第二十二条 对于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举办后,单位经整改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由单位提出恢复施工、使用、生产、营业或者举办的申请。公安消防机构在收到书面申请后3日内应当进行复查,填发《复查意见书》。当确认单位已经改正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并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同意恢复施工、使用、生产、营业或者举办。
第二十三条 公安消防机构依照本规定制发的各类法律文书,其内容必须严格依照消防法律、法规填写,并按照规定程序签发,加盖公安消防机构印章。
第二十四条 县(市、区、旗)公安消防机构需要作出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处罚或者需要责令停止举办的,应当事先报上一级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地处偏远地区的县(市、区、旗)公安消防机构可上报主管公安机关批准。
第二十五条 公安派出所履行消防监督检查职责时,依照本规定发出的各类消防监督检查法律文书和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以主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名义作出。
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公安消防机构依据本规定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复议。
对公安消防机构及人员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
第二十七条 公安消防机构及人员在消防工作中违反本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行政处分:
(一)对依法应当进行检查、审批的项目,故意刁难,拖延不办,超过规定时限,经指出不改正的;
(二)对依法受理消防安全检查申请的场所,未经检查或者经过检查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同意使用、开业或者举办,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发现重大火灾隐患不按规定填发法律文书、不按时限送达或者到期不复查,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没有法律依据、违反法定程序实施处罚和采取强制措施的;
(五)利用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牌的;
(六)索要、接受和无偿占有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财物的;
(七)向被检查单位强行摊派各种费用、乱收费的;
(八)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消防监督程序规定》中有关消防监督检查的规定和法律文书同时废止。

附件:消防监督检查表格和法律文书格式
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表(一)
------------------------------------------------------------------------------------------------------------
|被检查单位或部位| |检查时间| |
|--------------------------------------------------------------------------------------------------------|
| | 检 查 项 目 | 代 号 |
| |----------------------------------------------------------------------------|----------------------|
| |01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01有 02无 03不全 |10101—10103|
| |----------------------------------------------------------------------------|----------------------|
|1|02确定单位、部门、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01有 02无 03不全 |10201—10203|
|消|----------------------------------------------------------------------------|----------------------|
|防|03对员工经常的消防安全教育:01落实 02不落实 |10301、10302|
|安|----------------------------------------------------------------------------|----------------------|
|全|04定期防火检查:01有记录 02无记录 03记录不全 |10401—10403|
|管|----------------------------------------------------------------------------|----------------------|
|理|05整改火灾隐患:01及时 02不及时 |10501、10502|
|∧|----------------------------------------------------------------------------|----------------------|
|依|06消防设施定期检测、维修制度:01落实 02没有或不落实 |10601、10602|
|据|----------------------------------------------------------------------------|----------------------|
|〈|07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管理:01符合要求 02不符合要求 |10701、10702|
|消|----------------------------------------------------------------------------|----------------------|
|防|08单位建立防火档案:01有且齐全 02不齐全 03没有 |10801—10803|
|法|----------------------------------------------------------------------------|----------------------|
|〉|09每日防火巡查:01有记录 02检查无记录 03无检查 |10901—10903|
|第|----------------------------------------------------------------------------|----------------------|
|十|10职工定期消防培训:01有制度且落实 01不定期 03不落实 |11001—11003|
|四|----------------------------------------------------------------------------|----------------------|
|和|11重点工种人员持证上岗:01有证 02无证 03落实 04不落实 |11101—11104|
|十|----------------------------------------------------------------------------|----------------------|
|六|12灭火疏散预案:01有 02无 03实施演练 04未实放演练 |11201—11204|
|条|----------------------------------------------------------------------------|----------------------|
|∨|13消防中心值班:01在岗 02替岗 03脱岗 04有记录 05无记录 |11301—11305|
|--|----------------------------------------------------------------------------|----------------------|
| |01防火间距:01符合要求 02被占用 03不足 |20101—20103|
|2|----------------------------------------------------------------------------|----------------------|
|建|02消防车通道:01符合要求 02被阻塞 03缺少 |20201—20203|
|筑|----------------------------------------------------------------------------|----------------------|
|防|03建筑耐火等级与用途:01符合要求 02不符合要求 |20301、20302|
|火|----------------------------------------------------------------------------|----------------------|
| |04安全出口:01检查数量: 02合格 03锁住 04遮挡 05改变 |20401—20405|
------------------------------------------------------------------------------------------------------------
消防监督员: 被检查单位主管人员:
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表(二)
--------------------------------------------------------------------------------------------------------
|被检查单位或部位| |检查时间| |
|----------------------------------------------------------------------------------------------------|
| | 检 查 项 目 | 代 号 |
| |------------------------------------------------------------------------|----------------------|
| |05楼梯:01检查数量: 02合格 03锁住 04堵塞 05改变 |20501—20505|
| |------------------------------------------------------------------------|----------------------|
| |06防火门:01部位: 02合格 03使用不当 | |
| | |20601—20607|
| | (抽查) 04缺闭门器 05损坏 06关闭不严 07其它 | |
| |------------------------------------------------------------------------|----------------------|
| |07防火卷帘:01部位: 02合格 03影响使用 04变形 | |
|2| |20701—20708|
|建| (抽查) 05损坏 06缺少联动 07缺少配件 08其它 | |
|筑|------------------------------------------------------------------------|----------------------|
|防|08自然排烟窗口:01检查数量: 02合格 03影响使用 | |
|火| |20801—20805|
|∧| 04遮挡 05封闭 | |
|依|------------------------------------------------------------------------|----------------------|
|据|09疏散指示标志:01检查数量: 02合格 03缺少 | |
|建| |20901—20905|
|规| 04指示错误 05损坏 | |
|、|------------------------------------------------------------------------------------------------|
|高|其他情况记录: |
|规| |
|∨| |
| | |
--------------------------------------------------------------------------------------------------------
消防监督员: 被检查单位主管人员:
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表(三)
------------------------------------------------------------------------------------------------------------
|被检查单位或部位| |检查时间| |
|--------------------------------------------------------------------------------------------------------|
| | 检 查 项 目 | 代 号 |
| |----------------------------------------------------------------------------|----------------------|
| |01消防水箱:01合格 02水位不足 03阀门失灵 04不能补水 |30101—30104|
| |----------------------------------------------------------------------------|----------------------|
| |02消防水池:01合格 02充水不足 03无水 04取水口不便 |30201—30204|
| |----------------------------------------------------------------------------|----------------------|
| |03室外消火栓:01部位: 02合格 03损坏 04埋压圈占 | |
| | |30301—30308|
| | (抽查) 05压力不足 06阀门锈死 07无水 08无标志 | |
|3|----------------------------------------------------------------------------|----------------------|
|消|04室内消火栓:01部位: 02合格 03损坏 04压力不足 | |
|防| (抽查) 05漏水 06水带破损 07无水带 08无水枪 |30401—30414|
|设| 09水枪不配套 10栓箱门打开困难 11无标志 | |
|施| 12阀门锈死 13启泵按钮失灵 14缺按钮 | |
|∧|----------------------------------------------------------------------------|----------------------|
|依|05消防卷盘:01部位: 02合格 03无水 04漏水 05损坏 |30501—30505|
|据|----------------------------------------------------------------------------|----------------------|
|〈|06消防水泵:01泵编号: 02合格 03电源不通 04泵故障 | |
|消| (抽查) 05撤掉 06燃料不足 07标志有误 08备电不能切换 |30601—30609|
|防| 09其它 | |
|法|----------------------------------------------------------------------------|----------------------|
|〉|07水泵接合器:01部位: 02合格 03管路不通 04损坏 | |
|、| |30701—30708|
|建| (抽查) 05阀门锈死 06缺井盖 07无标志 08其它 | |
|规|----------------------------------------------------------------------------|----------------------|
|、|0|类型:01闭式 02干式 03雨淋 04预作用 05水幕 06喷雾 |30801—30806|
|高|8|------------------------------------------------------------------------|----------------------|
|规|自|报警阀:07合格 08故障 09零件损坏 10无压力显示 |30807—30810|
|∨|动|------------------------------------------------------------------------|----------------------|
| |喷|喷头(抽查):11部位: 12合格 13脱落 14遮挡 15漏水 |30811—30815|
| |水|------------------------------------------------------------------------|----------------------|
| |及|试水阀:16部位: 17合格 18位置不当 19漏水 | |
| |水|(抽查)20压力显示不足 21无压力表 22无水 |30816—30824|
| |雾| 23水流指示器不报警 24其它 | |
| |灭|------------------------------------------------------------------------|----------------------|
| |火|喷洒泵:25数量: 26合格 27电源不通 28泵故障 | |
| |系| 29撤掉 30显示压力不足 31燃料不足 |30825—30834|
| |统| 32压力开关失灵 33标示有误 34备电不能切换 | |
------------------------------------------------------------------------------------------------------------
消防监督员: 被检查单位主管人员:
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表(四)
------------------------------------------------------------------------------------------------------------
|被检查单位或部位| |检查时间| |
|--------------------------------------------------------------------------------------------------------|
| | 检 查 项 目 | 代 号 |
| |----------------------------------------------------------------------------|----------------------|
| | |类型:01高、中倍泡沫 02低倍泡沫 03液上 04液下 |30901—30904|
| | |------------------------------------------------------------------------|----------------------|
| | |泡沫液罐:05数量: 06容量 07合格 | |
| |0| |30905—30909|
| |9| 08泡沫失效 09储量不足 | |
| |泡|------------------------------------------------------------------------|----------------------|
| |沫|泡沫泵:10数量: 11合格 12电源不通 13泵故障 | |
|3|灭| 14撤掉 15燃料不足 16标示有误 |30910—30918|
|消|火| 17备电不能切换 18其它 | |
|防|系|------------------------------------------------------------------------|----------------------|
|设|统|泡沫发生器(抽查):19部位: 20外观正常 21外观不正常 |30919—30921|
|施| |------------------------------------------------------------------------|----------------------|
|∧| |泡沫混合器:22外观正常 23外观不正常 |30922、30923|
|依|--|------------------------------------------------------------------------|----------------------|
|据|1|灭火剂:01卤代烷 02二氧化碳 03氮气 04其它 |31001—31004|
|〈|0|------------------------------------------------------------------------|----------------------|
|消|气|控制盘:05有 06无 07故障 08不通电 09位置不当 | |
|防|体| |31005—31011|
|法|灭| 10无备用电源 11其它 | |
|〉|火|------------------------------------------------------------------------|----------------------|
|、|系|储气瓶:12数量: 13合格 14未接入系统 15瓶压不足 |31012—31015|
|建|统|------------------------------------------------------------------------|----------------------|
|规| |喷头(抽查):16部位: 17合格 18脱落 19遮挡 20其它 |31016—31020|
|、|--|------------------------------------------------------------------------|----------------------|
|高| |消防中心 01合格 02功能不全 03无声信号 04无备用电 | |
|规| | |31101—31108|
|∨| |控制器: 05指示灯不亮 06无法巡检 07指示错误 08其它 | |
| |1|------------------------------------------------------------------------|----------------------|
| |1|区域控制器:09数量: 10合格 11无声信号 12无光信号 | |
| |火| |31109—31115|
| |灾| 13指示错误 14位置不当 15其它 | |
| |自|------------------------------------------------------------------------|----------------------|
| |动|探测器:16部位: 17合格 18指示灯方向错误 | |
| |报| |31116—31123|
| |警|(抽查)19不报警 20脱落 21遮挡 22丢失 23未清洗 | |
| |系|------------------------------------------------------------------------|----------------------|
| |统|漏气报警:24部位: 25合格 26不报警 | |
| | | |31124—31128|
| | |(抽查) 27丢失 28其它 | |
------------------------------------------------------------------------------------------------------------
消防监督员: 被检查单位主管人员:
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表(五)
----------------------------------------------------------------------------------------------------------
|被检查单位或部位| |检查时间| |
|------------------------------------------------------------------------------------------------------|
| | 检 查 项 目 | 代 号 |
| |--------------------------------------------------------------------------|----------------------|
| | |报警按钮:29部位: 30合格 31失灵 32丢失 | |
| |11| |31129—31136|
| | |(抽查) 22损坏 34位置不当 35无标志 36其它 | |
| |--------------------------------------------------------------------------|----------------------|
| |12灭火器:01部位: 02合格 03失效 04场所不符 | |
| | |31201—31207|
| | (抽查) 05位置不当 06品种不符 07其它 | |
| |--------------------------------------------------------------------------|----------------------|
|3|13消防电源:01有 02无 |31301、31302|
|消|--------------------------------------------------------------------------|----------------------|
|防|14自备发电机:01符合规定 02不符合规定 03可自动启动 | |
|设| |31401—31406|
|施| 04可手动启动 05燃料不足 06燃料放置不当 | |
|∧|--------------------------------------------------------------------------|----------------------|
|依|15消防电梯:01数量: 02合格 03电话不通 04按钮失灵 | |
|据| |31501—31507|
|〈| 05按钮无保护 06不能运行 07其它 | |
|消|--------------------------------------------------------------------------|----------------------|
|防|16应急照明(抽查):01部位: 02合格 03不合格 |31601—31603|
|法|--------------------------------------------------------------------------|----------------------|
|〉|17应急广播:01部位: 02合格 03无声音 04脱落 | |
|、| |31701—31707|
|建| (抽查) 05丢失 06不能切换 07其它 | |
|规|--------------------------------------------------------------------------|----------------------|
|、|18消防电话插孔:01部位: 02合格 03不能通话 04音量小 | |
|高| |31801—31807|
|规| (抽查) 05丢失 06设置位置不当 07其它 | |
|∨|--------------------------------------------------------------------------|----------------------|
| |1|加压送风机:01数量: 02能启动 03不能启动 |31901—31903|
| |9|----------------------------------------------------------------------|----------------------|
| |防|送风口(抽查):04部位: 05合格 06不能开启 07损坏 |31904—31907|
| |烟|----------------------------------------------------------------------|----------------------|
| |排|排烟风机:08数量: 09能启动 10不能启动 |31908—31910|
| |烟|----------------------------------------------------------------------|----------------------|
| |系|排风口(抽查):11部位: 12合格 13不能开启 14损坏 |31911—31914|
| |统| | |
| |--------------------------------------------------------------------------------------------------|
| |其他情况记录: |
| | |
| | |
| | |
----------------------------------------------------------------------------------------------------------
消防监督员: 被检查单位主管人员:
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表(六)
--------------------------------------------------------------------------------------------
|被检查单位或部位| |检查时间| |
|----------------------------------------------------------------------------------------|
| | 检 查 项 目 | 代 号 |
| |------------------------------------------------------------|----------------------|
| |01部位名称: |40100 |
| |------------------------------------------------------------|----------------------|
| |02防爆泄压面积:01保持 02减少 03未设置 |40201—40203|
| |------------------------------------------------------------|----------------------|
| |03不发火花地面:01完好 02损坏 03改变 |40301—40303|
|4|------------------------------------------------------------|----------------------|
|火|04防止液体流散设施:01合格 02失效 03缺少 |40401—40403|
|灾|------------------------------------------------------------|----------------------|
|爆|05通风窗、洞口:01部位: 02合格 03不能开启 | |
|炸| |40501—40506|
|危| (抽查) 04封堵 05风机故障 06其它 | |
|险|------------------------------------------------------------|----------------------|
|场|06防静电:01部位: 02有 03无 04定期检测 | |
|所| |40601—40607|
|∧| (抽查) 05无检测 06检测合格 07检测不合格 | |
|依|------------------------------------------------------------|----------------------|
|据|07防雷:01部位: 02有 03无 04定期检测 | |
|建| |40701—40707|
|规|(抽查) 05无检测 06检测合格 07检测不合格 | |
|等|------------------------------------------------------------|----------------------|
|∨|08防爆电气:01部位: 02设备名称: | |
| | (抽查) 03符合要求 04不防爆 05选型错误 |40801—40807|
| | 06安装不符合要求 07其它 | |
| |------------------------------------------------------------------------------------|
| |其他情况记录: |
| | |
| | |
| | |
--------------------------------------------------------------------------------------------
消防监督员: 被检查单位主管人员:
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
年 月 日(印章)
------------------------------------------------------------------------------
|申报单位| |联系人 | |
|--------|--------------------------|--------|--------------------------|
|申报事项| |联系电话| |
|--------------------------------------------------------------------------|
|场所或活动名称| |
|--------------------------------------------------------------------------|
|地点| | 经营项目 | |
|------------------------------------------------|----------------|------|
|拟定使用、开业或| |占 地| | 建 筑 | |
| 者举办日期 | |面 积| | 面 积 | |
|----------------|----------|--------|--------|----------------|------|
|所在建筑总高度 | M|所占层数| | 所在层面 | |
|------------------------------------------------------------------|------|
|建筑结构| |耐火等级| |座位(人)或摊位数| |
|------------------------------------------------------------------|------|
|安全出| | 楼 梯 | | 防火分区 | |
|口数量| | 形 式 | | 数 量 | |
|--------------------------------------------------------------------------|
| 是否经过消防审核 | | 是否通过消防验收 | |
|--------------------------------------------------------------------------|
| 消防设施: |
| □室外消火栓 |
| □室内消火栓:有消防泵□ 无消防泵□ |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湿式□ 预作用□ 水幕□ |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区域□ 集中□ 控制中心□ |
| □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 卤代烷□ 其他气体□ |
| □楼梯间正压送风系统 |
| □自动排烟系统 |
| □灭火器数量: □□□□ |
| □防火门数量: □□□□ |
| □防火卷帘数量: □□□□ |
| □疏散指示标志数量: □□□□ |
| □应急广播: |
| □应急照明: |
| □消防电梯: |
| □消防控制室: |
| □其他设施: |
|--------------------------------------------------------------------------|
| 防火责任人姓名 | |职 务| |电 话| |
|--------------------|------------|--------------------------------------|
| 灭火、疏散预案 | 有 无 |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有 无 |
------------------------------------------------------------------------------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申报单位盖章有效。
二、本表应当在拟定使用、开业或者举办日期前
至少6日送到公安消防机构。
三、消防设施一栏在有的项目方框内画√
四、随本表附送材料:
1.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意见书
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灭火疏散预案
4.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消 防 安 全 检 查 意 见 书
××公消检查〔 〕××号
------------------------------------------:
根据你单位关于(1.××场所使用或者开业;2.××地点举办活动)--------------------的
----------------------------------------------
申请,我(局或处、科)的消防监督员于 年 月 日对该场所依法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
现提出以下意见:
依据有关消防法律、法规,该场所(已具备或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同意或者不同意使用、
------------------ ----------------------
开业或者举办)。
----------------
(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印章)
年 月 日
传唤证存根
××消传字〔 〕第××号
被传唤人姓名----------------指定到达时间--------------------
所在单位或地址----------------------------------------------
传唤理由----------------------------------------------------
批准人-------- 承办人-------- 年 月 日
……………………………………………………………………………………
传 唤 证
××消传字〔 〕第××号
传唤--------(××单位或居住在××)----------------------------------------------
------------------------
的公民 (被传唤人姓名) 于 年 月 日 时前来我局或处(科)接受讯问。地
------------------------ ------------
点(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办公地点)。
------------------------------
(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印章)
年 月 日
…………………………………………………………………………………………………………………
回 执
我已于 年 月 日 时接到××消传字〔 〕第××号传唤证。
--------------------------
被传唤人--------
责 令 当 场 改 正 通 知 书
××公消即发〔 〕第××号
--------------------------: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我局或处(科)的消防监督员于----
------------
年----月----日对你单位(检查建筑或部位名称),进行了消防监督检查,
----------------------
发现你单位存在下列----------------------------------项违反消防法规
的行为,应当立即改正:
(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
(二)违法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违反禁
令,吸烟、使用明火。
(三)公共场所在营业时将安全出口锁住、疏散通道不畅通。
(四)消火栓、灭火器材被挪作它用。
(五)常闭式防火门经常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门下堆放物品,影
响使用。
(六)违章关闭消防设施。
(七)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消防巡逻人员脱岗。
(八)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甘肃省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

甘肃省人民政府


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22号


  《甘肃省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已经1996年12月19日省人民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代省长 孙英
                       一九九七年一月十三日

            甘肃省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发展良好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
  (一)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或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福利、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三)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依照本规定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三条 企业与职工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参加劳动争议的协商、调解及仲裁活动;依法成立的其他团体或单位由其主要负责人参加劳动争议的协商、调解及仲裁活动。
  职工指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依法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包括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以及外藉员工等全体人员。


  第四条 集体劳动争议以及发生劳动争议的职工一方在3名以上,并有共同理由的,应当推举1至3名代表参加协商、调解或仲裁活动。


  第五条 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守下列原则:
  (一)自愿协商,着重调解,依法仲裁;
  (二)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及时处理;
  (三)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六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当事人应当互相尊重对方的合法权益,不得有激化矛盾的行为。除本规定第二条第(一)项的情况外,当事人双方均应当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企业不得以职工参与劳动争议处理活动为由解雇职工,停止职工工作,停薪或降低职工工资、保险、福利待遇。职工应当遵守劳动纪律,照常工作。

第二章 企业调解





  第七条 企业应当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一)职工代表;
  (二)企业代表;
  (三)企业工会代表。
  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下同),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法人代表指定;企业工会代表由企业工会委员会指定。各方推举或指定的代表只能代表一方参加调解委员会。
  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具体人数由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并与企业法人代表协商确定,企业代表的人数不得超过调解委员会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八条 调解委员会主任由企业工会代表担任。调解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企业工会委员会。调解委员会成员名单应报送地方总工会和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备案,并接受其业务指导。


  第九条 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由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协商决定。


  第十条 调解委员会要积极宣传劳动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做好劳动争议的预防工作,负责调解本企业发生的本规定第二条所列的劳动争议,检查督促双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第十一条 调解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由企业工会与厂长(经理)协商确定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或兼职调解员。调解委员会的专职调解员配备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1至3人,特大型企业可适当增配。


  第十二条 调解委员会成员及调解员应当由具有一定劳动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办事公道、为人正派、密切联系群众的人员担任。


  第十三条 兼职调解员参加劳动争议调解活动,需占用生产(工作)时间的,企业应予以支持,并按正常出勤对待。


  第十四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本企业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


  第十五条 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由调解委员会主任和双方当事人签章,并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调解不成的,应当制作调解意见书,由调解委员会主任签章,并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三章 仲裁





  第十六条 省、地(州、市)、县(市、区)均应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


  第十七条 仲裁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一)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代表;
  (二)工会的代表;
  (三)政府指定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代表。
  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是单数,设主任1人,副主任1至2人,委员若干人。主任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为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办理仲裁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和仲裁委员会委托的有关事项。
  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第十八条 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员、仲裁庭制度。
  仲裁委员会设专职仲裁员和兼职仲裁员。


  第十九条 劳动仲裁员必须熟悉劳动业务,具有一定的劳动法律知识,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能胜任劳动争议仲裁工作。
  仲裁员资格由省劳动厅按照规定的条件考核确认,并颁发由国家劳动部统一监制的仲裁员资格证书和执行公务证。取得仲裁员资格的,方可在一个仲裁委员会担任专职或兼职仲裁员。


  第二十条 仲裁员可以聘任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专职从事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人员为专职仲裁员;可以聘任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的人员、工会工作者、专家学者和律师为兼职仲裁员。
  专职与兼职仲裁员在执行仲裁公务时享有同等权利。
  兼职仲裁员进行仲裁活动时,所在单位应当给予支持。


  第二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应当组成仲裁庭。仲裁庭在仲裁委员会领导下依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案一庭制。
  普通仲裁庭由1名首席仲裁员和2名仲裁员组成。
  简易伸裁庭由1名仲裁员组成。
  特别仲裁庭由1名首席仲裁员和2名以上仲裁员组成。
  仲裁庭的组成人数必须是单数。
  仲裁庭的首席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负责人或授权其办事机构负责人指定,另2名以上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授权其办事机构负责人指定。
  对事实清楚、案情简单、适用法律法规明确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或授权其办事机构负责人可以简易仲裁庭处理。
  受理职工人数在3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应当组成特别仲裁庭进行处理。
  仲裁庭对重大疑难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可以提交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仲裁委员会的决定,仲裁庭必须执行。


  第二十二条 省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劳动争议:
  (一)在全省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劳动争议;
  (二)部属、省属国有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
  (三)省仲裁委员会认为应当由本会直接处理的劳动争议。


  第二十三条 地(州、市)仲裁委员会受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劳动争议:
  (一)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以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
  (二)地(州、市)属国有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
  (三)在本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影响的劳动争议;
  (四)省仲裁委员会委托处理的劳动争议。


  第二十四条 县(市、区)仲裁委员会受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劳动争议:
  (一)县(市、区)属国有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
  (二)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发生的劳动争议;
  (三)地(州、市)仲裁委员会委托处理的劳动争议。


  第二十五条 各级仲裁委员会的工作受上一级仲裁委员会的指导、监督。下级仲裁委员会对辖区内重大、疑难案件经上级同意后移送上一级仲裁委员处理。


  第二十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行政区域内的,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仲裁委员会受理。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可以委托1至2名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必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


  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职工,或死亡职工,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法定代理人不明确的,由仲裁委员会指定代理人。


  第二十九条 与劳动争议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


  第三十条 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第三十一条 仲裁立案后,当事人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和解,但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双方协商和解的,应当由申诉方申请撤诉,经仲裁委员会审查确定准否撤诉。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职工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三)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四)经协商、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写明协商、调解不成的原因。


  第三十三条 仲裁委员会可以授权其办事机构负责立案审批工作。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7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仲裁机构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在7日内通知申诉人,并说明理由。
  被诉人应当自收到申诉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被诉人没有按时提交或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仲裁委员会授权其办事机构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第三十四条 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于开庭前4日,将仲裁庭组成人员、开庭时间、地点和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接到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在开庭期间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诉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诉人可以缺席裁决。


  第三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劳动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与劳动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劳动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以及翻译人员。


  第三十六条 仲裁委员会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做出决定,并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通知当事人。
  仲裁委员会主任的回避,由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仲裁委员会其他成员、仲裁员和其他人员的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


  第三十七条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


  第三十八条 经协商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的,申诉人可以请求撤诉;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章、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未达成协议的,或仲裁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反悔的,以及当事人拒绝接收调解书的,仲裁庭应及时裁决。


  第三十九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同意见必须如实笔录。
  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裁决书,裁决书由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仲裁庭当庭裁决的,应当在7日内发送裁决书。定期另庭裁决的当庭发给裁决书。


  第四十条 仲裁庭调解或裁决的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同一理由再行申诉。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一般应在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案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后适当延期,但最长不得超过30日。
  特别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特别仲裁庭之日起30日内结案。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后可适当延期,但最长不得超过15日。
  对于请示待批,工伤鉴定,当事人因故不能参加仲裁活动,以及其他妨碍仲裁办案进行的客观情况,应视为仲裁时效中止,并需报仲裁委员会审查同意。仲裁时效中止不应计入仲裁办案时效内。


  第四十四条 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有权向有关单位查阅与案件有关的档案、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核实争议事实,弄清申诉人与被诉人的基本情况,发生争议的时间、原因、经过、结果、双方争议的焦点等情况。并有权向知情人调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拒绝。
  仲裁委员会之间可以委托调查,被委托方应当在要求时间内完成调查,如果因特殊情况不能按要求时间完成的,应当及时向委托方说明情况。
  仲裁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对调查确认的证据,应当在仲裁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调查案件中涉及国家、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仲裁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第四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按照国家《劳动合同鉴证和劳动争议仲裁收费管理办法》收取仲裁费。
  仲裁费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处理费。受理费由申诉方在立案时预付。处理费由双方当事人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申诉书副本后5日内预付。
  对当事人交纳仲裁费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经仲裁委员会核实情况后,可以缓交、减交或者免交。


  第四十六条 案件经仲裁庭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费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负担。案件经仲裁庭裁决的,仲裁费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部分败诉的,由双方当事人分担。当事人撤诉的,全部费用由撤诉方承担。


  第四十七条 各级仲裁委员会主任对本仲裁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发现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处理的,应提交本仲裁委员会决定。仲裁庭再次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30日内结案。
 
第四章 罚则





  第四十八条 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主有关人员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仲裁委员会可以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干扰调解和仲裁活动、阻碍仲裁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
  (二)提供虚假情况的;
  (三)拒绝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其证明材料的;
  (四)对仲裁工作人员、仲裁参加人、证人、协助执行人打击报复的。


  第四十九条 处理劳动争议的仲裁工作人员在仲裁活动中,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滥用职权、泄露秘密和个人隐私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本单位工人之间以及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其他各类人员之间,个体工商户与帮工、学徒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参照本规定处理。


  第五十一条 甘肃省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办案规划、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划,由省劳动厅会同省总工会、省经贸委等有关部门制定。


  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由省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8年12月3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甘肃省实施〈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细则》同时废止。